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怕死的真汉子-《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1/3)页

    大江之上火焰浓烟横飞。

    一支支往来穿梭的火箭划破天空,带起一条条烟雾交织交错在江面上,这可比年节时候的烟花都热闹的多了。

    火光爆炎不住的在一艘艘老闸船上炸响。

    也同样在一艘艘哨船漕船上炸响。

    老闸船在火光中纹丝不动,早就做好准备的它们,不但将风帆完全落下,还在船甲板上铺满了黄沙,然后再浇上水,    一些要紧的地方,甚至还会盖上湿透的棉被、蒲席等。

    可以说这些老闸船都已经把防御走到了眼下时代的一极致。

    屹立在船舷的一座座木楼也是这样,不但有湿透的棉被、蒲席,其外更张着一张张大网,好来拦截火箭。

    如此的架势,没有开打之前就已然把岸上的尼堪等人看傻了。就连黄蜚乘坐小船饶了一圈后都不得不对钟文廷竖起了大拇指。

    怪不得他们敢做出这样有违常理的大发呢,    敌人还没到,自己先就落下了风帆,    抛下了铁锚,    俨然是把一艘艘大船当做固定的炮台。

    这乍然一看似乎有利,可弊端更多不是?

    但十五艘老闸船配上了眼下的防御之后,那可就另一说了。

    张应祥的攻势开始老一头,前方是一队火船开路,后头跟着一艘艘哨船、走舸和小型的漕船,以施放火箭为主。

    再之后才是清军战船的主力,张应祥本身的三四千人马,七八成就都集中在这些船上。

    打枪放炮,再加上少不了的火箭,以及必要时的跳帮战,这就是清军的攻击手段了。

    反正他们是不操船的,操船的还是原先的水手船夫。

    张应祥与岸上的联系不顺畅,但他手中也有望远镜,隔着三四里就发现了明军战船的古怪。

    不过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

    当距离再拉近了一段之后,    张应祥还是如计划中那样,    发出了进攻号令。

    然后十五艘老闸船上就也纷纷响起了炮声。

    那可是上二百门火炮的连动。

    闪动的火光连成一线,    一艘艘炮船上一门门火炮依次开火,发出震耳欲聋的爆响,将二百多颗炮弹嗖嗖的打拉出去。

    甭管打中打不中,这个距离已经在它们的射程中了。

    然后清军先头的火箭船也在距离拉近到一里的范围时候,纷纷射出了火箭。

    张应祥很清楚眼下这一战的重要性,坐镇武昌的多铎更清楚火箭对于清军江上战斗的巨大意义,此前和州之战时已经临近枯竭的火箭库存,现在已经被补充的满满的了。

    张应祥肆无忌惮的挥霍着火箭,一艘艘腾空而起的火箭,真有种将对面明军彻底吞没的感觉。

    可惜这东西的爆炸力真太弱了。

    或许这也跟清军药粉的性能有关系,钟文廷站在船艉楼中,清楚的看到不止一发火箭落倒了船甲板上,却连老闸船的皮毛都没伤到。

    甚至有两枚火箭连爆炸都没爆炸。

    清军显然认出了钟文廷的座船,他们的情报系统再是闭塞,也知道秦朗军水师主将是姓钟。

    虽然这位与外是一个很没存在感的人,对郁洲山岛不熟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是谁,可钟文廷能跟安义飞并列,只此一点,清军就不会注意不到他。

    现在当然是集中火力倾斜到他这儿了。

    清军在火箭船的船头位置固定了一个个圆筒发射器,    嗖嗖嗖的,    火箭的发射速度真完爆火炮。

    老闸船继续按部就班的还击着,    船上的火箭更是直到对方进入到百丈距离后,才发射了出去,可惜还是没准头。

    “轰轰轰……”

    散弹从一门门火炮的炮膛中喷出。因为火船已经很近了,他们顺水而下,速度很快,一些船上的清兵地已经引燃了火油。

    然后再一个比一个快的跳入水中。

    堆满了干柴枯藤和硝石硫磺,甚至还浇泼了不少火油的火船,迅速就变成了一个大火球,飞快的向着老闸船撞来,穿透尖锐的铁钉散发着淋淋寒光。

    这是因为老闸船一个个都落了锚下了帆,位置已经固定,要不然操纵火船的人,不把距离拉近到避无可避的位置,他们是不可能跳船的。

    十二年前郑芝龙打料罗湾大战的时候,每只火船16人,也只一人五两银子,只有烧了荷兰船,才一船给银二百两(16人分)。

    张应祥没那么多钱,但他手里握着刀子,而且长江里自上而下的放火船也更方便,操船的船夫水手虽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可他们却真的没跟张应祥讨价还价的本钱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