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领兵前往济阳拒敌,还是老老实实的缩在济南呢? 柏永馥心底里当然倾向于后者。毕竟秦朗军只是一群水师,他们的战船又开不到陆地上,而济南城距离大清河却还有段距离。 可他知道这事儿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断绝的,城内毕竟还有方大猷这尊巡抚。 收到东北各县的急报后,他是赶忙去寻方大猷。 说来也吸怪,这急报不可能不送到巡抚的手中啊,怎么方大猷现在也不使人来招他? “方中丞可来寻过我吗?” “没有。” 留守总兵衙门的侄儿柏天敏立刻回道。 济南城中兵力甚是空虚,柏永馥部投降时的上万人,先是分出三千人去了东昌府,然后柏天毓柏天储兄弟二人又带走了三千人马,同时还有上千人被派去泰安镇守,这济南城内那是就只剩了三千兵。 偌大的济南城,平安无事时,三千人当然可以镇住场面,但一旦起了兵祸,少少的三千人马如何能守住? 至于征召城内的丁壮守城,那是想都别想。 济南城内的百姓与清兵有着血海深仇的人还少吗? 让他们上城助守,那是帮清军的忙的啊,还是帮明军忙的啊? 再有就是济南城内囤积的大批粮草,也时刻需要兵丁看守,这就又减去了一部分人了。 柏永馥心中本已经打定主意,一旦方大猷询问起来,就回说坚守泉城为上。绝不再分兵济阳去阻击秦朗军。 但他想的再好,你也要先见到人不是? 怎么到现在方大猷还没出头露面啊? 柏永馥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却也忙跨上马背,带着一群家丁奔向了巡抚衙门,关键时刻巡抚却连影都没有,这怎么能行? 到了巡抚衙门,柏永馥直接闯入,向一文书问道:“方中丞何在?” 那文书指了指后方道:“柏总兵,中丞大人人在书房呢。” 他們这位巡抚大人是每临大事要静气,不叫外人打搅的。 “书房?”柏永馥对巡抚衙门并不陌生,大步向书房方向走去。 “方中丞。”柏永馥叫了一声。 方大猷刚放下手中的笔,也不知道他在写些什么东西。 “是柏总兵啊。本官知道总兵来意,然本官一介书生,对兵阵之事一窍不通,如今泉城局面只能全托付于总兵了。” “一切之事宜,柏总兵只管放手去施展,后果本官一力担之。” 方大猷给了柏永馥一个叫他很意想不到的答案,但你还别说,这还真的挺不错。 “那末将就立马使人召回东昌、泰安之兵……” “柏总兵不需多言,只管决断就是。” 方大猷伸手阻止了柏永馥的话,“本官一言既出,绝不反悔。” 他早就方寸大失了,脑子里乱哄哄的,想不明白怎么明明是鞑清在攻势如潮,就突然被人打到眼皮子底下了?真不如放手叫柏永馥去施展来的更好。 至于他自己,在书房里一心为将士为济南祈福,都比他胡乱瞎指挥更有效用。 柏永馥脸上带上了笑意,如果方大猷是这态度,他也不是一点信心都没有的。 起身告退,刚走出不几步,柏永馥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祈祷的声音:“……尔时,救苦天尊,遍满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得离于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 这是道家的经文吧? 柏永馥有些无语,但旋即又释然了。 人家都放手让他施展了,那还要啥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