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乐极生悲-《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1/3)页

    柯永盛、夏成德看着城外的秦朗军营地,眼睛里全都冒出了炙热的火化。

    因为时间来的匆忙,秦朗军的营垒果然只起了一座。虽然远远的探看去,也能发现这营垒与往常的明军营垒全然不同,更像是被栅栏土墙分割开的一个个小营垒。

    尤其是秦朗自身所在的中军,周圈栅栏土墙围的严严实实,宛如大营中心的一座小营一样。

    但清军怕这吗?

    药粉包的勾当绿旗兵可也会用。

    只要能顺利的接近秦朗军营垒,药粉包一炸破开栅栏土墙,他们就能与之刀枪肉搏。

    即便有消息说秦朗军的火枪兵是带刺刀的,甚至这种刺刀柯永盛和夏成德都见到过,但这俩人可一点都不信刺刀能离开后大刀长矛。

    与出身老牌汉奸家族的柯永盛比,夏成德是刚刚投效鞑子不就的人,然而因为投鞑时候献上的资本实在是太丰厚了——松山城告破,夏承德率部生擒洪承畴及辽东巡抚丘民仰、总兵王廷相、祖大乐等,邱民仰自杀,曹变蛟等战殁。

    以至于夏成德的地位到现在已经只比柯永盛弱了一筹。

    当然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夏成德的未来是远不如柯永盛的。

    可现在谁又知道呢?

    在这俩人眼中,自己马上就能收获一场意义极其重大的胜利了,而一旦能拿下秦朗的人头,他们的未来就更加的无限光明。

    尤其美妙的是,胶州清军中根本就没有八旗兵,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份滔天大功只要立下了,那么连个分润他们功劳的人都没有,更不会有人来抢他们的功劳。

    二人的心情如何能不美滋滋呢。

    “总镇,秦朗把邱永康放在了左营,    看来是信不过邱部的警惕性,但却不知道邱永康早已投效我鞑清,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啊。”

    “夏将军所言正是。”

    柯永盛脑子里都已经打好了算盘,    先以三千军悄悄接近左营,    有邱永康的配合,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靠近去。

    如此他们就能进入到大营了。

    火枪兵列阵之后的齐射再是犀利,    在乱成一团的夜间也不堪一击。药粉包与刀枪齐飞,还愁不能建功吗?而他还能引两千余人逡巡在秦朗军的后背,截断其后路。

    到时候定能擒杀秦朗!

    这俩人想到自己擒杀秦朗之后的美妙未来,    朝廷的重赏,大人物的重视,同僚们的羡艳,真有种沉溺其中久久不愿醒来的感觉。

    “传令下去,    全军夜间一级警备,荷枪实弹,时刻准备战斗。”

    秦朗的中军帐中,看着地图上显露着的清军,    他也是满满的兴奋。

    请君入瓮。

    看着敌人自己乖乖的转进圈套里,    这种感觉真再美妙不过了。

    秦朗的目光甚至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左侧的邱永康部身上,这群人怕现在也正高兴着呢。就是不知道他们在稍后的漫天火焰爆炸声中还会不会想到现在的得意洋洋了。

    邱永康做梦都想不到他现在脚下正踩着大量的药粉桶吧?

    那可真是坐在火山口,    一旦‘喷发’,    神仙也救不了他。

    能把他和那些进来的清军通通送上天。

    虽然这当中少不了要牵连很多的士兵,    秦朗可不相信邱永康会把自己投清的事儿告诉所有的手下部下。千把人的胶州营中也必然有抗清意志坚定的好汉,所以这样的无差别爆炸,    必然会牵连到一定的无辜将士。

    但是,    利益太大了,大到他根本色起不了。

    秦朗总不至于为了胶州营中的一些人而叫自己付出血的代价吧?

    这种事儿并不怎么道德,    良心上是要受到谴责的,可现在的秦朗做出如此之决定却是一点都没迟疑。

    穿越两年多了,见得事儿多了,    历练多了,    人就也变了。

    夏舒亲自带着一队亲兵走在最前面。

    他是夏成德的儿子。当初松山夏成德决意投清的时候,就是把夏舒送到了城外清军的手中做人质,    以此取信鞑子的。

    如今夏舒也是绿旗兵里的都司了。

    但这个职位明显不能让夏舒满意,    尤其是他爹前程有限的情况下,    跟柯永盛的胶州总兵一样,    夏成德现在头上也盯着一个沂州总兵的帽子。可惜那都是镜中花水中月,根本就可望而不可即的。

    而且这个总兵也明显就是夏成德的极限了。

    在鞑清的体制中,总兵并非一省最高武官,其上还有个提督呢。而夏成德除非是走了狗屎运,就如眼下这一拨,否则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坐上提督的位置的。

    夏成德本身也没敢奢望过。

    但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了么。若能一举击破秦朗军,擒杀秦朗,那于鞑清就是滔天的功劳,夏成德立马就跳出了之前的轨迹了。

    作为一个降二代,夏成德发迹了,    夏舒就也跟着水涨船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