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秦朗告别的家中的莺莺燕燕,再一次踏上了征途。 长平已经知道秦朗对于齐鲁起了念想,但现在她眼睛里忧虑却少了很多。 这不是说她彻底的安下了心了,而怎么说呢,秦朗至少给了她希望。 就长平现在的处境,你说她除了抱着这个希望不撒手,她还能如何呢? 除非时局的发展真的打破了她最后的期望,否则秦朗说的那些话,她不但会抱着不撒手,还能一百个的去相信。 这就是女人的悲哀。 一个夹在夫家与父家之间的女子,别说是眼下的明末,那就是换成21世纪,也照旧悲剧悲催。 从郁洲山东港区到浮山城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地,且西北季风已经大大衰弱,秦朗真的是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船只就抵到了胶州湾口。 他现在右边就是浮山,左边则就是灵山卫。 “轰轰轰……” 前军的战船已经打响了火炮,目标是清军在沿海位置设立的营寨。 一个很小的小营盘,明显就是专门用来预警的。 三股漆黑的狼烟升腾起来,其他位置的清军只要眼睛不瞎,很快各部就都能知晓秦朗军到来的消息了。 秦朗没有丝毫停顿的,大军直插胶莱河口。 后者是蒙元时期提出的一条运河建议,简单的说,它的目的就是切割胶东半岛,好让海上的粮船能够直接穿过运河进入莱州湾,继而进入京津。 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时间缩短了航线,更避开了水情状况较为的胶东半岛,减小了危险,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蒙元政府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劳力去开凿胶莱运河,浅浅的尝试之后就选择了废弃。倒是我大明把之真正的从一个建议变成了一个真实存在的河流。 因为有明一朝,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彻底南移,可偏偏明成祖朱棣却选择了迁都燕京,这就使得中国传统的北方政治中心的社会格局并没有改变,如此南北漕运就再次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因为运河运输肉眼可见的耗费巨大,明朝中前期的官员们也并非没有想到海运漕粮,至少他们觉得那是对运河漕运的一个有效补充。 所以大明一边在运河运输上,重新整修了京杭大运河;另一边在海道运输上,就提及了胶莱运河的开凿。 随后这条运河就迎来了自己一百多年光景里的沉沉浮浮。 它对大明的漕运明显起到过促进作用,然而自身的水利水情,又阻碍了它真正称谓漕运的一部分。事实上直到崇祯十六年夏,户部尚书倪元璐还在为胶莱运河费脑子,他的意思是请截漕粮由胶莱河转饷,自胶河口用小船抵分水岭,车盘岭脊四十里达于莱河,复用小船出海,可无岛嶕漂损之患。结果根本就是白费力气。 也所以你可以知晓,这胶莱(运)河口是能行小船的。 秦朗率队抵到河口之后,也立刻放出了一些小船沿河道向北探查。 大部队则已经迅速的围绕着一座新废弃的村落,修筑起了营垒,然后就是派船去浮山召集那里的各路军将来开会。 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突然来到的消息让浮山上下有多么的激动,同时又给浮山城内的胶州参将邱永康带来了多大的欣喜。 “这下可好了,这下可好了。”邱永康喜形于色,这下自己终于不用在‘做内应,破浮山’这件几乎不可能被完成的破事上打圈圈了,自己可以直接去秦朗秦大驸马爷身边卧底了。 浮山城是很重要,可秦朗的重要性不比浮山城超过一万倍? 这要是成了,他邱家怕不要在鞑清公侯万代了? 邱永康的激动是无以复加的,一边叫人快去准备,另一边又叫来自己的二儿子,小心吩咐他一定要老老实实的。之前所有的计划全部停止,全部废除掉,现在他们的重点已经不在浮山城,而在秦朗了。 所以在他离营期间,万不可有半分轻举妄动,以惹来秦朗军的警惕。 第(3/3)页